|
瑪鋼管件原材蠕墨鑄鐵的珠光體簡介 二維碼
99
瑪鋼管件原材蠕墨鑄鐵的珠光體簡介 珠光體是奧氏體共析分解產物,由固態(tài)下共同生長的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按兩個組成相存在狀態(tài),可以分為片狀珠光體和粒狀珠光體。片狀珠光體由層片狀滲碳體與鐵素體交疊排列構成,層片間距約在1500-4500nm之間。片狀珠光體形貌如圖1-308所示。由于珠光體組織是由硬度和強度都很高的滲碳體和柔韌的鐵素體混合構成,它的力學性能良好。 隨轉變溫度降低,共析組織分散度提高(通常以層片間距大小來衡量珠光體分散度,分散度高表示層片細密)。所產生的層片間距大約在800-1500nm之間的組織稱為索氏體。由于層片太細,已經(jīng)很難在放大500倍條件下用光學顯微鏡辨別其形態(tài)。另一種在更低溫度下形成的層片間距為300-800nm的極細片狀共析組織,稱為屈氏體。光學顯微鏡下只能觀察到黑團狀組織,已無法辨別其層狀特征。在電鏡下觀察時可以看到計片狀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組織。 粒狀珠光體則是由鐵素體和位于其上的粒狀滲碳體構成。粒狀珠光體硬度低,韌性和延展性較好,能減緩疲勞裂紋擴展速度。 珠光體一般是在奧氏體晶界上或晶體缺陷(如位錯)比較密集的區(qū)域形核,并在奧氏體晶粒內生長。在不同位置形核并按一定位向生長的珠光體必然會與其他生長著的珠光體相遇而停止生長,因此在奧氏體晶粒內形成一些位向各不相同的“珠光體領域”或稱“珠光體團”。鑄鐵中的珠光體基體組織實際上是由各個珠光體團所構成。 珠光體的化學成分大致位于鐵碳硅三元相圖的共析成分點上,其含碳量一般為0.6%-0.7%左右。但是鑄鐵會因自身化學成分和冷卻速度而使其中的滲碳體量發(fā)生變化,并導致珠光體含碳量隨之變化,例如硅、錳、鎳、鉻使珠光體含碳量減少,甚至基體含碳量達到0.5%-0.6%時已出現(xiàn)過共析組織。有些元素(如鈦、鈮、釩)則會使珠光體含碳量增加。 |
|